在2025年的3月,借贷宝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这家曾经备受瞩目的P2P网贷平台,因存在诸多违规问题,八年内两次被央视点名批评。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借贷宝平台的广泛质疑,也再次将P2P网贷行业的乱象推向了风口浪尖。
早在2016年,借贷宝就曾因“裸条”事件和“赚利差”功能被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点名。据报道,当时借贷宝平台上存在大量借款人超额借款的现象,违背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初衷。此外,平台上的民间放贷者将其视为借入借出赚利差的工具,甚至出现了女大学生“裸条”借款的极端案例。这些事件不仅严重损害了借贷宝的声誉,也引发了社会对P2P网贷行业监管缺失的担忧。
然而,八年后的2025年,借贷宝再次被央视315晚会点名。据晚会报道,借贷宝、人人信等电子签平台上电子借条几乎不监管,利率竟然可以高达2234.69%。这一惊人的利率水平不仅远超法定利率上限,也严重违背了金融市场的公平、公正原则。此外,晚会还曝光了借贷宝平台上存在的其他违规问题,如“砍头息”、“电子签”高利贷行为和放款人资料无法查证等。这些问题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
对于借贷宝两次被央视点名的问题,该平台在回应中均表示将积极整改。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借贷宝的整改效果并不明显。在2016年被点名后,虽然借贷宝取消了“赚利差”功能并下调了借贷额度,但平台上仍然存在着大量违规操作。而在2025年被点名后,借贷宝虽然再次承诺将加强监管和整改,但能否真正解决存在的问题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值得注意的是,借贷宝在近年来还涉足了贷超流量业务。这一业务通过为借款人提供贷款推荐和导流服务,从中收取高额费用。然而,这种业务模式不仅存在合规风险,也加剧了借款人的负担。据报道,借贷宝上的贷超流量业务存在着虚假宣传、恶意垒高债务、软暴力催收等问题,严重侵害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借贷宝八年两度遭央视点名的事件再次提醒我们,P2P网贷行业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P2P网贷平台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和行业担当。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P2P网贷行业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借贷宝八年两度遭央视点名的事件不仅是对该平台的警示和鞭策,也是对整个P2P网贷行业的提醒和反思。我们期待借贷宝能够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整改,同时也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加强对P2P网贷行业的监管力度,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公正和稳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