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以“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为主题,再次聚焦消费者权益保护,曝光了一系列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业乱象。此次晚会持续两小时,揭露了多个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劣质卫生用品方面,晚会点名了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这家公司被曝从正规企业收购本应销毁的不合格产品,包括外观相对完好的“麦酷酷”婴儿拉拉裤和“自由点”卫生巾等,经过简单敲打整形后贴上“二等品”标签,直接流入母婴店和电商平台。这些劣质卫生用品不仅卫生指标不达标,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此外,涉及的品牌还包括嫚熙、中亿孕婴、米菲好之、Babycare、全棉时代和苏菲等。
一次性内裤的卫生问题同样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河南商丘梦阳服饰有限公司和健芝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被曝生产的一次性内裤不进行杀菌消毒,直接销往市场。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企业的生产环境脏乱不堪,无法保证产品的卫生质量。涉及的品牌包括浪莎、初医生和贝姿妍等。
在家电维修领域,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被曝存在“维修刺客”现象。有消费者反映,只是水龙头没打开导致洗衣机无法进水,维修师傅上门后只是打开了水龙头,却收取了100多元的费用。这种乱收费现象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损害了家电维修行业的声誉。
食品领域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晚会曝光了部分水产品加工企业在加工虾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如复合磷酸盐),以保持虾仁的水分、提升口感和延长保质期。然而,这些企业却在成品外包装上不作标注,成分表仅标明虾仁和水。长期过量摄入磷酸盐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例如消化系统问题、导致人体的钙磷比失衡、缺钙、引发心血管疾病等。涉及的企业包括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连云港鲜知肴食品公司、连云港渔趣多食品有限公司和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等。
金融领域的新型骗局同样令人震惊。借贷宝、人人信等电子签平台被曝存在高利贷和暴力催收问题。这些平台通过电子签方式提供贷款服务,但背后却隐藏着诸多“套路”。据调查,这些平台的放款方常常通过做假账号来规避法律风险,使得借款人难以维权。一旦借款人逾期还款,这些平台就会采取暴力催收手段,如威胁、恐吓等,严重侵害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晚会还曝光了个人隐私泄露问题。云企智能科技、绿信科技、企腾网络科技等企业被曝利用爬虫技术窃取消费者个人信息。这些信息被用于精准营销或其他非法用途,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权益。
骚扰电话产业链也在此次晚会上被曝光。智优擎等外呼公司利用AI机器人拨打骚扰电话,帮助商家进行营销。这些AI机器人能够模拟人类语音进行对话,使得骚扰电话更加难以防范。它们不仅干扰了消费者的正常生活,也扰乱了电信市场的正常秩序。
针对以上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各行业的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同时,消费者也应增强自身权益保护意识,提高辨别能力和维权能力。只有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共筑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长城,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公平的消费环境。此次315晚会的曝光名单再次提醒我们,消费者权益保护任重而道远。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共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